中国江西网讯 程子元报道:天刚蒙蒙亮,不远处的砖厂就传来了熟悉的“吭吭”声,看来制砖机已经开转了。阿美督促丈夫阿贵骑快一点,好不容易在这家厂子干得还算顺当,阿美打定主意要劝阿贵留在这里做久一点,她早就受够了四处找工打的日子,想停在一个地方歇歇脚。可每次谈到定居的事,丈夫阿贵都默不作声,这个男人似乎热衷于四海为家,无论干得好坏,他都呆不长久,总是找出各种理由带着阿美离开。
“这次多做一段时间吧?”上工前阿美试探性地问阿贵,“好!长住这里!”阿贵出乎意料地爽快答应了。听到自己想要的答案后,阿美高兴地走向制砖机,熟练地干起活计来,留下阿贵一个人若有所思地呆立原地。“上工了!”工友的呼唤将阿贵从沉思中拉了回来,他跑向生产线闷头做起活来。“阿贵,老板让你过去计昨天的工量。”按着工头的招呼,阿贵走进了办公室。刚一进门,阿贵就毫无反应地被人控制,“郑某,我们是铅山的警察……”一听到有人喊出这个名字,阿贵当时就浑身瘫软了,警察后面说的他都没听进去,脑子里那个真正的自己慢慢清晰显现出来。
七年前飞车抢夺,侥幸逃脱
2010年11月,铅山县河口古镇的大街上突然出现了一个骑摩托车抢夺妇女背包的犯罪组合,短短十来天时间,他们频繁作案,受害人数激增,群众叫苦不迭,到处人心惶惶,社会影响恶劣。为此,铅山县公安局加大调查侦办和巡逻防控力度,很快,12月5日晚,街面巡逻民警发现了该犯罪搭档的又一次作案,围捕过程中,两名嫌疑人从摩托车上摔下来,分散逃离。其中一名铅山籍犯罪嫌疑人苏某随后被抓,后因抢劫罪被法院依法判决入狱服刑。而另一名犯罪嫌疑人郑某则侥幸逃脱。
经查,犯罪嫌疑人郑某,男,1973年出生,江西都昌人。自2010年11月起,郑某伙同铅山人苏某在铅山县河口镇实施多次抢劫。两人骑摩托车在街面物色受害者,郑某负责抢包,苏某负责骑车逃离,短短十几天,他们连续作案四起,抢得钱款9000余元。郑某在逃离后被公安机关列为网上逃犯,从此杳无音信,不知所踪。
七年来穷追不舍,终擒狡顽
为了将逃犯郑某抓获归案,铅山公安成立了追逃专班,民警从2010年起多次前往都昌县、九江市区和广西、广东等地落地查证郑某的信息。可郑某像是人间蒸发了一般,没有丝毫踪迹,也没有一丁点信息。时间一晃就来到了2017年11月。这七年间,追逃专班民警换了一茬又一茬,可郑某却像个幽灵一样,虚无缥缈、若隐若现。随着铅山公安“追逃清零”行动的开展,特别是信息化侦查手段的丰富,领导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民警的研判能力大大增强,郑某逍遥法外的日子不多了。
通过海量信息的比对研判,数组情报碰撞后,郑某的蛛丝马迹渐渐浮现。一个偶然的机会,郑某近期的活动轨迹被民警敏锐捕捉到。时不我待的铅山民警发扬连续作战的优良作风,不松懈、不停脚,在使用先进的信息化侦查手段后,传统的落地查证追逃正式登场。民警又一次辗转奔赴九江、广西、福建等地,行程数千公里,终于锁定了郑某的最新落脚点——福建省福州市某砖厂。
11月17日,经过连续蹲守跟踪后,民警将郑某的活动规律全部摸清,并在其打工的砖厂一举将他抓获。经查,郑某自七年前逃离铅山后,便断绝了与原来生活圈子的所有联系,还在逃亡期间娶妻生子,并冒用“阿贵”的身份在广东、福建、广西、浙江等地打工。为了掩人耳目,他总是选择偏僻的去处打工,每天闷头干活,从不多话,且每一个打工地点他都是过一阵换一个地方。
在负案逃亡的七年里,郑某虽然“成了家”但却从未安过心。他再也没有回过自己的老家,到了晚上就睡不着觉,整天惶惶不可终日。近期,刚“转移”到福建某砖厂打工不久,郑某觉得这么多年应该“没什么事了”,可以歇歇脚了,但没想到还没“舒心”两天就被民警抓获。
经讯问,犯罪嫌疑人郑某对自己七年前犯下的抢劫抢夺罪行供认不讳。目前,郑某已被公安机关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办理中。
| ![]() | ||
![]() |